听新闻
放大镜
母亲——榜样的力量,家风——心灵的净土
2021-05-10 10:21:00  来源:内蒙古纪委监委网站

  母亲性格刚柔相济,恬静贤雅,博爱孝顺。退休前担任过乡里的党委副书记。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不仅是一个敬业的人,无私的人,还是一个胸怀大爱的人。她希望我们清白做人、踏实做事、孝亲敬友的家训,像一粒种子在我的心田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2009年夏天,家里盖房子,父亲出去买自来水管时遇到了村支部书记,书记说村上有剩下的,家里也用不了多少,拉来用就行。随后就让几个村民把管子拉来帮忙埋好。母亲傍晚下乡回来,问明原因后,跟我们说:我们不能占用村集体的财产,哪怕是一针一线,东西多少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剩余的水管村上留着以后可以用,我们家可不能开这个头!一点点自来水管我都占用,以后在工作上还怎么让村上的老百姓信服?共产党给我的权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是用来贪占集体的财产的。在场的村民都觉得母亲有点小题大作,何必让父亲没面子下不来台。母亲最后说服了大家,把水管挖了出来,父亲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连夜把水管送回了村部。事情传出去,母亲的行为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当时虽觉得母亲过于严苛,但是母亲坚定执着、清白做人的行为深深地憾动了我,也懂得了母亲廉洁为官的意义所在。

  还有一件事,让我刻骨铭心,现在想起来仍觉得脸红心跳,追悔不已。高考后离家去外地读书的前一天,在母亲的办公室里,我喜欢上了她的白瓷脸盆,那盆底印着的牡丹花仿佛抓住了我的心。趁母亲开会的功夫,我偷偷地把脸盆拿回家藏了起来。第二天早晨,母亲帮我整理行李,“赃物”被发现了,本以为我都要离开家了,母亲舍不得责怪我,但母亲不愠不火,给我讲道理:公家的东西就是公家的,再喜欢也不能据为己有,公私要分明,你求学在外,人生路才刚刚开始,不能在起跑的时候就让私心杂念绊住了自己的脚,人的一生,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清心淡定才能从容不迫,花自己的血汗钱才能心里舒坦,做事不能让别人戳脊梁骨。理所当然地,白瓷脸盆静静地回到了母亲的办公室。离家出外的第一天,心中念念不忘的,不再是白瓷脸盆上的牡丹花,而是牡丹花上盛开的刻有字字家训的心灵之花......

  母亲的无私、善良、孝顺在周边的十里八村是出了名的。在上世纪60--90年代,家里虽然不富裕,但靠着母亲的勤劳节俭和心灵手巧,家里日子还算过得去。那个贫穷的年代,周围亲戚和村民认为父母是双职工,有事没事都来找母亲帮忙。无论是谁,母亲都是平等对待,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任何时候都没有任何松动。母亲经常对我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为群众服务的机会,一定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对待亲属和困难的群众,在能力范围内能帮就帮,但不能做违反原则的事”。

  三十多年的时间,母亲先后奉养了包括我太爷爷在内的6个老人,亲戚家有八个孩子相继在我家读完初中,还经常接济村里有困难的群众,工作之余经常义务给村民缝制衣服,特别是过年期间,为了让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穿上新衣服,我家缝纫机的“哒哒声”常常在夜里响个通宵。

  如今,76岁高龄的母亲还发挥余热活跃在社区建设当中,热情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少。用她的话说:“只要我能干得动,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不是我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现在,我已成为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员,每每回想起母亲对我的教诲和传承的家风,不禁对母亲心生敬意。在人生路上行走,母亲的言行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巨大的精神财富,时刻提醒我要做一个正直清廉、宽容博爱的人,时刻守住心中净土,拒绝诱惑,胸怀坦荡。

  编辑:丁鑫  

上下篇导读

 · 诗意地活着
 · 爱与责任
 · 百岁外婆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