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着深厚的英雄情结,玉龙街道成龙家园路岭家庭,一门四代从军,成为小区家喻户晓的“最美家庭”。
为了保家卫国,路岭的爷爷参加了抗美援朝。爷爷经常给儿孙们讲述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每每讲到那些曾和自己并肩战斗、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他都会潸然泪下。小小年纪的路岭也会陪着爷爷一起落泪。当然,爷爷也不忘给儿孙们讲讲自己的光荣历史,炫炫他的那些军功章。在路岭的心中,爷爷就是个大英雄!
路岭的父亲曾是一名文艺宣传战士,五年的宣传生涯,军人的精神和灵魂深入生命。他也常给路岭讲父亲的故事,讲自己当兵的那些事儿,讲这些的时候,父亲眼神里总会流露出对部队的眷恋,对战友的深情。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下,英雄情结在他心里深深扎根,他梦想着将来也能成为一名英雄的军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带着老一辈的影响和教诲,1990年12月路岭圆了自己的从军梦。
13年的军旅生涯中,路岭当过炮兵,守过营房,也干过后勤,“我是部队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路岭说,在部队的峥嵘岁月,是他生命里最珍贵的时光。
军人在路岭心中是神圣的,崇高的,它意味着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国家,他始终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转业后的路岭被安置到赤峰市蒙古族中学,先后在保卫科、消防办、总务处工作。岗位都很平凡,但在军营练就的军人精神、军人气质,使得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曾多次被赤峰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作为一名退役老兵、共产党员,路岭的军人情怀历久而弥坚。路岭始终坚持“离队不离党,退役不褪色”。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义务为社区讲授党课,向大家分享几代人的从军故事,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递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路岭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他成了儿子心中的偶像。
说起自己的儿子,路岭满眼的自豪与疼爱。他说,儿子去年高考,成绩优异,如愿以偿考上了他梦想中的军校——国防科技大学。这也是全家人的愿望。
在教育孩子方面,路岭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教育孩子,影响远比说教有用,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是养成的那些好习惯一直没扔。儿子受我的影响,也特别守时守纪,学习刻苦,做事有计划,热心为同学服务。
儿子之所以选择军校,和我们三代从军的家庭也有关系。儿子还在怀里抱着的时候,我就给他看那些老照片,讲我们三代在部队里的故事。虽然听不懂,但是他看得还挺认真。儿子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和他一起看军旅题材的影片,看军事频道,听铿锵有力的军歌,从小他就崇拜英雄,崇拜军人,慢慢地树立了从军报国、考取军校的信念。
路岭说:“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感冒发烧,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耽误过一节课。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坚毅、顽强,不服输的品格。”
学校组织徒步50公里野外拉练,要从早上走到晚上,很多同学都中途放弃,儿子靠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走了下来,回到宿舍时才发现自己的大腿和脚跟都磨破了。
学习中,儿子一样肯钻研、能吃苦,成绩一直不错,今年还被评为“优秀学员”。由他牵头的五人科研小组申请的项目获批,这是他向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冲击了——准备考研,增强本领,为实现科技强军梦想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