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不吝”出自《尚书·仲虺之诰》,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时,能够勇敢地承认并改正,不犹豫不吝惜,态度坚决,毫无保留。
吝,形声字,从口,文声。本义是顾惜,舍不得。《说文解字》注:“吝,恨惜也”。在此基础上引申为:吝啬,小气,如司马光《训俭示康》:“以为鄙吝”。释义也作:认为耻辱,如张衡《应间》:“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也作:非分贪求,如《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吝惜、吝啬是今天的常用义项。
“不吝”蕴含一个“勇”字。唐代韩愈《五箴》中有云:“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一个人最大的忧患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既然知道了,却不能改正,是缺少勇气的表现。“不吝”是对待错误的一种态度,敢于承认、坚决改正,并毫无保留。这需要以“勇”为支撑,不怕“揭短”“露怯”“丢面子”。1937年,贺龙在延安开会时旱烟叶用光了,警卫员叫后勤人员买了些烟叶送去。当他得知因自己生活费已用光,这些烟叶是用公款购买时沉痛地说:“我贺龙犯了挪用公款之罪喽!”此后两个月间,他每餐减盐减油减菜,从生活费中省出钱来把一斤半烟叶款如数还清。正所谓“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贺龙有勇气坦陈过错、敢于认错改错,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胸襟格局。
“不吝”蕴含一个“速”字。所谓“速”,就是发现过错后,不犹豫、不迟疑,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绝不执吝拖延、悭吝不化。明代徐阶有一年担任浙江省主考官,阅卷中间发现一名士子在八股文中用了“颜苦孔之卓”这个典,他百思不得其出处,遂批上“杜撰”“置四等”。当时,凡卷面上有主考的不佳评语,考生照例要到堂上“领责”。这位士子就捧着卷子上去为自己申辩:“大宗师见教诚当,但此语出《扬子法言》,实非生员杜撰也。”徐阶连忙从座椅上站起来,应声云:“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然后“改置一等”。徐阶当场知错当场改,没有吝惜面子而捂着盖着、拖着耗着,其改过之“速”令人钦佩。
“不吝”蕴含一个“恒”字。明代袁黄在《了凡四训》中有云:“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意思是说,天天要反省过错,有过不吝天天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古圣先贤常以不断知非改过来完善自身。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卫国人蘧伯玉一生善于克己内省、查失改过。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到二十一岁时,发现前一年改得还不彻底,到二十二岁时,又发现前一年改得还不彻底,“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体现的正是常反省、常改过、常自警的精神。蘧伯玉因此成为“寡过知非”的典范,后世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改过”为自新,“不吝”见精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知错改错、不断纠偏正向的过程。惟有拿出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执着,对过错坚决地改、彻底地改、一刻不耽误地改,才能挖掉病灶、祛除病根,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从而保持健康,实现日日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