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指像医生治病一样,对存在的错误进行批判改正,以便接受教训不致重犯。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时常对照体检,不能讳疾忌医,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不断砥砺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提到讳疾忌医,我想到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确有发人深思之处。
刚到蔡国时,扁鹊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这就像有的党员有作风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的,可以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或者予以诫勉,不予党纪处分。蔡桓公听了却说自己没有病。这就是习惯性的讳疾忌医,也像那些有问题但抱有侥幸心理的党员,以为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就可以蒙混过关。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我们看到,随着问题的逐渐加重,小毛病变为坏习惯,习以为常就不觉得是问题,反而认为“一贯如此”就是对的,对批评帮助意见不理不睬,而且心安理得。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说到这里,知道故事结果的我们就明白这是蔡桓公活命的最后机会了,这也特别警醒我们,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工作生活中被人批评、有人劝告是好事,即使说的不对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没人劝告反而可能是更危险的。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掉头就跑。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是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因此不治而死。
没有人不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取别人的劝告。后人评论这个故事说:人们担忧的是疾病太多,医生忧虑的是治病的方法太少。所以有六种患病的情形不能医治:为人傲慢放纵不讲道理,是一不治;轻视身体而看重钱财,是二不治;衣着饮食不适当,是三不治;阴阳错乱,五脏功能不正常,是四不治;形体非常羸弱,不能服药的,是五不治;迷信巫术不相信医术的,是六不治。有这其中的任意一种情形,就很难医治了。
对照“六不治”,不难在近年的警示教育案例中发现类似情形:有的官僚作风颐指气使,有的精神空虚名利至上,有的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有的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有的不担当不作为不斗争,还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这些问题影响颇深,危害极大。
“讳疾忌医”者,最终难免“积重难返”。害怕疾病就更要直面问题,人们该恐惧的从来不是穿白大褂的医生或铁面无私的执纪执法人员,而是内心的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