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如入无人之境?
2020-09-27 16:39:00  来源:法治日报

  汉语古诗词和古典小说中的比喻,比比皆是。这些比喻大多形象而得当,其“喻体”加深了读者对“本体”的深入了解,令人叹服;有些比喻则叫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喻体”和“本体”相差太大,缺乏“类似点”,比来比去,失去了可信性。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李白诗《北风行》中的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夸张是夸张,但仍是可以想象的——喻体“席子”那么大,那么轻,可以飘起来,与本体“雪”有类似点,即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如果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天”,就夸张得出格了——那“天”怎么“片片吹落轩辕台”呢?有“如天大”的东西吗?有,就是“心”,因“心之官则思”,所以心与天均是无边的。李白又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的。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白发长达如许,人也知李白在夸张——他该有多么深重的愁思啊!如果李白说“白发三万丈”,不是不可以,但是读者会觉得诗人太过矫情——你咋不说白发之长,像天地之间的距离呢?所以,夸张和比喻,均是“有限”的,是可以令人理解和会心莞尔的。

  我最不能理解和愤恨的,是成语“如入无人之境”这个比喻。咱们看看《三国演义》的这一段——

  曹操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公献良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

  罗贯中先生太能编了。关公不是人,简直是曹操所赞颂的“神人”。而贯中先生如此写,其实是贬低了关公。瞧瞧,颜良乃“插标卖首”者,那么不堪一击,没交手就被关公一刀毙命,只合末流战将应对,“神人”关公打败了他,算啥本事?又说什么关公出阵“如入无人之境”——那么多河北战士,全是毫毛草芥吗?两军干仗,当然要死人,但把活生生的人杀而死之,“死者不可胜数”,却不把人家当人,这是多么冷酷的心理?

  在罗贯中笔下,果然是“英雄们创造历史”,一个英雄,便决定着战事的胜负乃至国运;而千百万尸横疆场、血流成河的战士,则如“土鸡瓦犬”,毫无用处。是的,战士们不但了无尊严,连人都不是,他们只是英雄们刀下的怨鬼。一将成名万骨枯。历来的文学艺术家塑造了如此光华四射的英雄。历来的统治者为这样的英雄荣身建庙,焚香拜祭。历来的读者在把超人英雄像神一样崇拜得五体投地之时,可祭奠过、怜悯过、纪念过那些默默无闻而倒毙的战士吗?(作者:王乾荣)

  编辑:丁鑫  

上下篇导读

 · 醉在绍兴
 · 有种乡愁叫蝈蝈
 · 除草
 · 秋荷(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