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跃动的风采
2020-08-31 14:49: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李迪喜欢红色,从我们相识的那天起,他身上总是那件红上衣,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炬。

  一

  去年五月,我们一行七人从北京去山西永和采风,中途飞停于延安机场。我们驱车去一家餐馆吃了一顿地道的陕北饭,然后就急切切地来到宝塔山下。仰望高高的宝塔山,李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延安的宝塔山可真美,陕北的小米可真香啊。”

  陕北的早春乍暖还寒,李迪的红T恤衫外边还套了一件外套,宝塔山脚下,他麻利地脱去外套,放在手臂上,我眼前霍然亮出了一道红色风景,不禁联想到,在他笔下,永远都是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像看守所的人民警察、青藏线上的加油工、山村里的退伍兵……都是这道红色风景线上跃动的风采。

  延安距永和约150公里。一路尽览了大西北的风土人情和地域风光。一路目睹了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地貌。有时绵延十几公里,竟见不到一个村落,也寻不到一个窑洞,那里大都植被很差,光秃秃,难觅一丝绿色。但车到永和境内,我眼前一亮,久违的绿色随着山势而兴,或大或小,或高或低,黄色的基调,绿色的覆盖,好漂亮。车上,永和县委宣传部部长告知,永和县将在2019年实现脱贫。李迪听了这话异常兴奋,说:“太好了,又是一次不虚此行。”

  起初,我并没感觉到这句“不虚此行”的分量。在我眼里,短短几天,走马观花,能写篇像样的散文就算“不虚此行”了。谁料,到了永和,在第一顿饭的餐桌上,李迪语惊四座,大声宣布,他要在永和扎下来,写一部《永和人家的故事》。这太让我惊讶了,一个地处吕梁山脉、黄河中游,6万人口的小县,他却要一头扎到这里,写最偏远的乡村,写最普通的农民。惊讶之余,我也多了几分感动。他就像一位优秀的战地记者,永远冲杀在最前线。

  李迪是说话掷地有声、一诺千金的人。他在和我们参加过一次活动之后,就没再同我们一道参观和采访,而是开始了实地深入生活。随后几天,我们只是在早餐和晚餐的时候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头一天采访归来,天色已晚,他走进餐厅,尚未落座,就喜形于色地打着手势说:“哈哈,有了,开篇的标题有了!”在座的人都被他的神情感染了,未等追问,他便揭开了谜底:“题目就叫《我是你的腿》。”“好!”我惊叹,一听题目就吸引人。

  他当天的采访对象是生活在轮椅上的农民经纪人刘书祥。一次放牛时意外坠入深渊,瘫痪于床,让这位有三个儿女的父亲,生活陷入绝境。他万念俱灰:“我一心想死,我决定去死。”李迪听到此,大声追问道:“你为什么没有死?”一句话就触动了刘书祥的泪点,“就在我准备死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声‘爸爸,我回来了’,我泪流满面,我哭出了声。”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话,“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闺女回来,还管谁叫爸爸?”此次采访,李迪的追问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没加安慰之辞,也没陪着落泪,而是直触人物最柔情的软肋,这恰恰是他采访的艺术。

  从此,一个瘫在床的农民,在轮椅上开启了新的人生。从收破烂做起,到收药材,再到收玉米,他生意越做越大,以一个没有腿的人,帮助有腿的人,这其中的甘苦,在文中描写得淋漓尽致。李迪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劲儿,这样一种精神,走遍了只有一条马路的小县城,走遍了永和县的山山水水,在永和人家里,在黄河怀抱中,收获了无数的感人故事。

  那次采风,我们走了黄河乾坤湾,走了永和梯田,走了红军东征旧址,走了山丘里的古村落……虽说一路兴致勃勃,诗意浓浓,但我深知我们的采风力度与李迪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

  我们从永和归来了,李迪却留在了永和,好在我们建了个“永和七人行”群,还可随时和李迪沟通。自那以后,他五下永和,深入山区,采访了33位人物,将槐花饼、大红枣、剪纸、豆皮、粉条、驴肉……连同他的人物一股脑写进了书里。他用红红火火的激情,将永和红红火火的脱贫攻坚战,描绘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结束了永和的采访,李迪又马不停蹄参加了中国作协组织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从西北转战湘西,到十八洞村蹲点采访。

  我为他旺盛的创作势头所叹服,也为他的拼劲儿所震撼,私下曾对他说,别太累了,李迪口头应承着,但行动上却仍“我行我素”。这些年,他始终把根扎在基层,从西部山区到东部沿海,从公安一线到边地加油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湘西苗寨……他创作采访,从不走马观花,也不蜻蜓点水,而是倾心投入,一丝不苟。

  几个月后,我参加一个文化活动,主办方在活动结束时,让每个与会者任选几本书,我一眼便选中了李迪刚出版的纪实文学《加油站的故事》。我在微信里,对仍在十八洞村采访的李迪说:“迪老,过后我还拿给您求签名啊。”他笑了,说:“好,没问题。”这部书是李迪2018年以近七十高龄奔走边疆九省,倾听了163位中石油员工讲述,历时数月潜心创作完成的。采访就像开采金矿,要踏破千山万水,“吹尽狂沙始到金”。163,只是数字,这里浸润着多少心血,只有李迪才能真正体味到。

  今年1月10日下午,李迪发来微信,内有《2019民生散文选》的封面和目录的截图,其中我的《生命里的祖国》和李迪的《跟山水》均入选其列。我回复:“谢谢迪老,我看到了,也有您的大作。”他回复:“是永和故事。”

  李迪连年的劳累奔波,严重透支着他的身体,但他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举止却掩盖了这一切,我并不知晓,此时,他的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

  三

  今年五一,李迪一条微信方惊醒梦中人:“至今已卧床四个多月,不能坐立、行走,直到近日,才稍有好转。精力限制,暂退出‘永和七人行’,但心跟你们一起行!谢谢!请原谅我!”我惊愕不止:“怎么会是这样?!”原来,在湘西十八洞村蹲点采访,有半个月吃住在老乡家,山区阴雨连天,他每天爬山走寨,腰受寒凉,回京一个礼拜,突发腰痛难忍,去医院拍片,结论是:腰部受大寒劳累腰椎滑脱,腰水肿,医生说没有好办法,只能卧床。一直企盼李迪的《永和人家的故事》早日问世,万万没有想到,这几个月,李迪是在病榻上修订了这部书稿,在卧床中创作了《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

  李迪在微信中说:最后向亲汇报,写作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至今已完成一半九个故事。我是在床上用手机写的,把已发表的两篇,转如下,请多批评!明早将连同文章一起消失在群里!

  “再见了兄弟姐妹们!”这是李迪在群里的最后留言。我想这句话是李迪含着泪水说的,就像我们是含着泪水听的一样。

  李迪1970年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42师宣传队任创作员。1978年,脱去军装后,他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虽几经角色转换,但军人本色却从来没丢,在文学创作上,他就是“拼命三郎”,永远冲锋在一线的战士。

  李迪有着军人的坚毅,军人的果敢,军人的乐观,但在病魔面前,他还是倒下了,倒在了他的书案前,也倒在了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战士冲锋岂止在战场!

  随后的近两个月,我的心一直牵挂着住在医院的李迪,盼望着能有奇迹发生。

  但李迪还是走了,带着他的追求,带着他的梦想,带着他的《永和人家的故事》和《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也带着几许壮志未酬的遗憾,红彤彤地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带走的是永和的黄河浪,十八洞村的苗寨情,像又一次采访出了远门……(剑钧)

  编辑:仲康  

上下篇导读

 · 心中那片海
 · 一顿早饭
 · 楷模原是两棵树
 · 文擘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