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过许多黄河沿岸城市,一路黄河的涛声,都若“黄河大合唱”的音符在我的耳畔回旋。黄河,一条颇具华夏色彩的大河,一条中华民族独有的大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起源,由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像条挟云裹雾的长龙,汇千流,纳百川,在内蒙古高原南端一个巨大几字弯里,呈现出温情脉脉的一面。此情此景让我陡然想到在山西永和看到的黄河一幕:上游湍急,下游平流;缓缓黄河水,大美乾坤湾。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初秋,我站在包头黄河大桥上,眺望黄河,陡然看到河水一半是黄色,一半是蓝色。朋友告诉我,是我运气好,平时很难看到这番奇观的。原来,黄河之水从上游裹挟着大量泥沙,一路奔腾而下,到了地势相对平缓的几字弯就变得温柔多了,河床也开阔起来。这样,主河道水流挟带的泥沙就不会向两边扩散,再遇到秋高气爽、天空瓦蓝、无云无风的好天气,就形成了水深之处呈黄色,水浅之处呈蓝色的独特景观。那河水泾渭分明,如诗如画,黄得像金色的麦田,蓝得像蔚蓝的天际。
我无从知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何以让黄河急转直下,峰回路转,造就了巨大的几字形,竟在阴山以南形成广袤的冲积平原。我脚下就是八百里河套平原,草原钢城包头就像一颗珍珠,镶嵌在这片沃野田畴之中。
许多年前,我曾在黄河北岸的包头土默特右旗参加过一个培训班。三个多月时间里,每每从黄河岸边走过,我都能感受到黄河的魅力。在世界成千上万条大江大河之中,还没有一条像黄河这样能凝聚起一个民族精神的河流。她的气贯长虹,她的大气磅礴,让我想起了一代诗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神韵;她的奔腾咆哮,让我想起了民族危亡之时,“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悲壮;她的舒缓流淌,让我想起了人在远方,“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的情思……
黄河流经的包头,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早在三百多年前,这儿还是大青山脚下林深树密,草木芳菲,大河流淌的地方。丛林旷野之中,时不时就有群鹿出没,它们奔跑起来,晃动着一对树杈形的鹿角,伸展着褐色的腰身,快若疾风,极目望去,好似秋风卷起一片片灰褐色的落叶。在附近草原放牧的牧民见到此景,信口而出“包克图”,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建市后便有了鹿城的别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的包头地域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7年,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在包头这一带设了九原县,秦朝统一后设九原郡,西汉改称五原郡。只是包头作为城市命名尚晚,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始设包头镇,迄今不过二百年历史。那会儿,包头还是一个紧邻黄河的水运码头,沿着黄河水道,往来的船只首尾衔接,载满货物。日复一日,船夫摇着橹,纤夫拉着纤,从甘肃拉来黄芪,从宁夏拉来枸杞,从山西拉来陈醋,再搭载上内蒙古的牛羊,逆流而上,驶往流淌黄河水的地方。在这里,一条大河波澜壮阔,让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激烈碰撞,进而相互交融,随之成群结队的鹿群渐渐消失了,只有文化在黄河的涛声中留下了昨天的记忆。
历史在黄河的奔流中,步入了近代,大批晋陕人沿着黄河故道,一路西进来到包头。他们或划着船,或挑着担子,或赶着毛驴车,跌跌撞撞,拖家带口地来到了这个曾是鹿群出没的地方。于是,走西口与闯关东、下南洋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鼎足而三的移民壮举。我一直以为,走西口也可归结于黄河文化的一种特殊现象。“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这首如泣如诉的山西民歌,就带着黄河的浪花,流传至今,已深深浸润人们的心田。
我第一次来包头是1984年的春天,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前两年,我去拜访玛拉沁夫老师,他在谈到包头时告诉我,包头是“一五”时期,全国唯一由中共中央直接批复城市规划方案的地级城市,言语间充满了对包头的情感。1958年,玛拉沁夫赴苏联塔什干参加亚非作家会议归来,就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创作一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影片。他将创作的视角锁定在包头,一头扎进了草原钢城体验生活,埋头创作。作为一名新中国培养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他为家乡热火朝天的现代化钢铁基地建设而骄傲,认为这将一改蒙古民族游牧世界的形象。他主创完成了《草原晨曲》的电影剧本,并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通力合作,仅用了十个月时间,就拍摄完成了这部片子,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很大轰动。这部反映草原人民生活和包钢建设的影片,主题歌也叫《草原晨曲》。“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传唱了六十多年,至今仍是内蒙古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开播晨曲。
黄河岸边的鹿城,承载着太多的梦想和期待,大河奔流中,包头从一个边陲小镇到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享有“半城楼房,半城绿”的美誉。而今的鹿城,已成为了我国重要的钢铁、装备制造基地,世界装备水平最高能力最大的高速轨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
在包头钢铁大街与建设路交叉口的绿地上,有座“三鹿腾飞”的地标性建筑,主体为三头腾跃且互相追逐的鹿,锐利的鹿角直刺青天,刚健的鹿蹄腾展有力,寓意包头改革开放后,争先恐后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犹如滔滔黄河,宛若金色的钢铁巨龙,流淌在绿色的草原上,一路接纳着千溪百川,涛走云飞,奔向远方的大海。
九曲黄河,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黄河的颜色浸染到每个人的肌肤上,黄河的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灵魂之中。
那天,我沿着黄河的岸边行走,顿生一种震颤心灵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