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在江西省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有一座镌刻着烈士名字的英名长廊,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段老区军民为革命、为长征英勇牺牲的壮烈故事。苏区时期,兴国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9.3万人,牺牲在长征路上12038人,几乎每1公里就倒下了一名兴国籍战士。
铁血忠魂映湘江
在广西灌阳县有一座“模范兴国纪念亭”,亭顶的造型酷似两顶红军帽,纪念着长眠于此的兴国儿女。每年清明节,兴国人民、烈士后代都跨越千里来到这里寄托哀思。
1933年6月,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三军团由第四、第五、第六师编成,其中第六师是由中央苏区“兴国模范师”这支地方武装组建而成。第六师下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团,除少数干部外,指战员清一色是兴国人。
1934年11月下旬,湘江战役爆发。11月28日开始,红三军团在湘江东岸与敌血战3天,胜利完成中央纵队右翼掩护任务。11月30日,中央纵队渡过湘江,江东只留下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接应红八军团,他们陷入了国民党中央军、湘军、桂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红六师第十八团在陈家背、全州古岭头的火烧岭一带被敌人分割包围,战至弹尽粮绝。
在这场战役中,红六师第十八团的1800余名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参战的红一、红五、红八、红九军团也伤亡过半,7209名兴国战士倒在了这片土地上。毕雄飞就是牺牲的烈士之一。
从小聪颖好学的毕雄飞出生于兴国县崇贤乡,1927年秘密加入共产党,多次配合红军行动,支援红军作战,先后担任中共高兴区委书记、少共兴国县委组织部部长、红七纵队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
1934年,因腿部中弹,毕雄飞在红军总医院养伤,得知主力红军将战略转移远征后,大病初愈的他拖着虚弱的身体,跟随中央红军长征。11月,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毕雄飞担任营特派员,率领部队掩护中央纵队转移,与敌军展开激战,英勇牺牲,年仅25岁。
硝烟散尽,忠魂长眠。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毕雄飞和无数战友们用热血和生命为长征铺就了胜利前进的通途。
“舍死忘生何所惧”“兴国男儿豪气壮”“湘江一役拨云日,遵义会议放光芒”……模范兴国纪念亭的碑文无声地诉说这段战火纷飞的历史。
无名英雄铺就胜利之路
兴国儿女在长征路上表现出色,突破乌江天险的22勇士之一杨上堃,英雄工兵连长黄朝天,传送密电、保卫党中央的吕黎平……他们在危急关头为党为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而兴国的无名英雄更是不计其数,他们为了掩护战友、为了保护密电,牺牲在草地中、雪山上、渡河边,长眠于异地他乡,成为了长征胜利的铺路石。
“小谢,兴国人,红四团通信排排长,牺牲于回师遵义路上。”史料上短短二十几个字记载了小谢的一生。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对小谢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将军的回忆中,小谢16岁参加红军时,个子还没有枪高,本来安排他在机关当勤务员,他却偏要上前线,就把他留在了团里的通信排,经过两年的磨炼,成了一个称职的通信排长。在长征路上,小谢执行任务坚决、工作积极肯干,还是个非常惹人喜欢的“机灵鬼”,除了负责完成架线、通信本职工作外,还兼任鼓动、宣传工作,把通信排搞得朝气蓬勃,团结得像一个人。
“这个能文能武的通信排长,真是讨人喜欢哩!”
1935年1月,红军向贵州、四川边界的赤水河前进。行至十几里时,空中传来“嗡嗡”的飞机声。
“我和小谢并排走着,‘飞机!卧倒!’我听见小谢突然高喊一声,用力把我推到一个两米深的土坎下,等我从土坎上站起来,就听了几个小鬼边哭边喊,我就知道出事了。”杨成武将军回忆此情此景悲痛万分,“小谢牺牲时20岁还不到,多么好的一个年轻同志啊!”
这次的敌机轰炸,通信排伤亡16人,但没有轰散战士们的斗志。
“血债要用血来还!同志们,前进!追击敌人、消灭敌人!”战士们齐声喊着,队伍像铁的洪流滚滚朝南,向着娄山关,向着遵义方向奔腾着,前进着。
长征途中,还倒下了小刘、小李、小张……他们大都只有20岁左右,带着亲人的殷殷嘱托走上了长征路,亲人们却再也没有把他们盼回来。
英雄或无名,人民永铭记。在兴国县烈士陵园,掩埋着无名烈士的衣冠,他们的墓碑上没有名字,没有出生年月,但这里的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都承载着一段英雄的历史,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革命理想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厅内悬挂着一幅水粉画。画上画着一名红军战士身陷沼泽,右手托举挎包,高呼“请把我的挎包交给组织”。画中的主人公是刘昌恩,是一名牺牲在草地的卫生兵。
刘昌恩是兴国县古龙岗镇人,1933年参加兴国模范师,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调到红一军团第二师当卫生兵。他在年少时懂得一些草医草药技术,用民间药方救治了不少患疟疾、痢疾、疥疮、下肢溃烂的战友,上级表扬他是“模范卫生兵”,战友们称他是“保护神”。
1935年8月,刘昌恩随部队进入松潘草地。过草地,一直是长征中最艰苦也最神秘的一段,“行难”“食难”“御寒难”“宿营难”是红军过草地“四难”。
草地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树木,人烟荒芜、没有村寨,茫茫无限、分不清东南西北,草甸覆盖在沼泽之上,危机四伏。
走了5天5夜,依然看不到草地尽头,很多战士掉队了,刘昌恩一行人也迷路了,战士们的双脚长时间在黑水里浸泡,被草尖划破的伤口,沾上黑泥浆后开始发炎,大家只能一瘸一拐地前进。连长李远沛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他提出自己在前面带路,其余人紧随其后。谁当开路先锋,就意味着把危险留给自己,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连长关系到全连人的行动,不能出事,刘昌恩自告奋勇:“连长,我走前面探路,我个子矮小,重量轻,不容易出事。”
连长答应后,刘昌恩踩着草墩一步一步的探索前进,不停地给大家报告情况,途中遇到几次险情,刘昌恩都及时止步,绕弯而过。在行进过程中,刘昌恩陷入了沼泽,他大声呼喊着“不要过来,不要过来,这里泥深,赶紧改道”。看到战友们要过来救他,刘昌恩着急地摆手拒绝,“不要管我、不要过来”,他高举起右手,把身上的挎包用力甩出去,“请把我的挎包交给组织。”战友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腐草、污泥泛起的泡沫把他吞没了。
刘昌恩的挎包补丁叠着补丁,唯有一颗五角星在中间显得格外醒目,挎包里面有些许铜钱、几服草药,还有一份他没来得及上交的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申请书的最后一行,赫然写道:“愿为工农劳苦大众解放事业奉献生命,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红军战士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靠着不怕死、不怕苦的革命精神,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走出了草地、走向了胜利。
萧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环境险恶,粮食短缺,长征之路布满了荆棘和艰辛。90年前,3万余名兴国儿女带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踏上了漫漫征途,他们绝大多数再也没有回来,万水千山掩埋着兴国战士的忠骨,他们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长征精神,也成为我们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