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登高诗中滋味浓
2024-10-28 09:08: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登上高处,在俯瞰惊心动魄的怪石险峰中,在欣赏摇曳多姿的奇花异草中,在观看变幻莫测的浮云落日中,可以让人视通万里、神游八极,可以让人超然物外、聆听内心。

  古人的登高情结源远流长,自孔子时代就有“君子登高必赋”的观念,故而古代文人登临必有佳作,留下了众多内涵深厚、意蕴丰富的登高诗篇,寄寓着诗人浓郁的审美意识、生命意识。

  登高可以见天地、知敬畏,从而学会谦卑。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神秘莫测的大自然让我们心怀敬畏,可令我们懂得骄矜必败的道理,学会谦卑做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见宇宙之苍茫浩渺,感时间之奔腾不息,遂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佳作。唐代诗人岑参登总持阁赋诗:“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站在阁上远望,“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不仅道出了总持阁之高远雄奇,也将秦岭、渭川尽收眼底,视野何其广阔。“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是北宋寇准年幼时的一首《咏华山》。全诗用词简单质朴,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将华山的峭拔险峻与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愈见天地之大,愈觉人之渺小。

  登高可以见万物、通灵性,从而懂得善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读到唐朝诗人王绩的这首《野望》,看着眼前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不禁令人心生感慨:万物皆有灵性,当怀一颗善良之心,与众生和谐相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登高》的前四句。深秋时节,疾风骤起,耳听猿猴哀鸣,眼见飞鸟徘徊,令人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悯与敬意。苏轼曾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众生是平等的,与自然之浩大、历史之悠远相比,众生未免显得渺小,但这渺小中有着无穷的力量。登高而览,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我们只有心怀善良,才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世界。

  登高可以见众生、懂怜悯,从而做到宽容。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李白遇赦,劫后余生,由江夏南游洞庭,在登岳阳楼时写下了“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佳句。同样是登岳阳楼,杜甫就没有那么畅快了。“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时年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体衰,漂泊无依,不免老泪纵横。“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谁能体会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时的百感交集?誓死报国的热血和无人重用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只道男子有家仇国恨,殊不知闺中少妇也有相思之苦:“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从中,我们能看到众生的喜与悲、思与愤,还会心生怜悯,产生共情。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寄托思念与感伤,而同时代的李涉所作的《登山》诗却表达了另外一种意境:“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由此可见,登高不仅能使人从忙碌的世俗生活中解脱出来,也能帮助人明白“忙在手上、闲在心上”的道理,从而宽容生活和自己的不完美、与真实的自己实现和解。

  登高可以见自己、明归途,从而变得豁达。“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三十岁的王安石正值壮年,豪情满怀,抱负不凡,他登上高峻险拔的飞来峰,生发了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为实现目标,定会不畏奸邪,乘风破浪。这与年轻时杜甫登泰山生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登高而能望远,同样是登山,王维登嵩山写下了“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的诗句。历经宦海浮沉,作者辞官归隐,晚年的他追求清新自然的美景、悠闲自在的生活和恬静淡泊的心境。登高远望之际,俯仰天地之间,由自然观照自己,由外在观照内心,心胸更加广阔豁达,从而明白人生的归途。

  编辑: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