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
2024-06-25 08:54: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中国国家版本馆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公藏单位和民间藏家捐赠的1.5万余册(件)实物版本和131TB数字版本正式入藏国家版本馆,包括古籍原件、精品古籍出版物和雕版、贝叶经、民国文献、各历史时期钱币及纪念币等金融版本,各类精品出版物等实物版本,以及各类文献数据库等数字版本。目前,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入藏实物版本3200多万册(件)、数字资源约880TB。

  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

  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担负着赓续文脉、发展文化的神圣使命,中国国家版本馆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职责。

  中国国家版本馆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文献典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好国家版本馆,保藏好文献典籍、赓续好中华文脉。

  据中国国家版本馆工作人员介绍,第二批捐赠入藏版本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历史文化价值高。清末名臣丁宝桢五世孙丁健先生捐赠丁宝桢等晚清名人信札1000余页,包含李鸿章、曾国荃、薛福成、王闿运等写给丁宝桢的书札及丁宝桢写给长子丁体常的家信,是了解晚清时事、政治、风俗人情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是晚清名人书札的代表性版本。二是版本地域广泛。香港石汉基先生捐赠了1400件贝叶经和1238册港澳台出版物,台湾王水衷先生捐赠了1925年的《中俄东北边界草图》。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越南中国商会胡志明市分会等捐赠清代、民国和现当代中文、越南文、中越文对照出版物1242册。三是数字内容丰富。绍兴市捐赠中国近代文学和教育文献数据库,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捐赠收录于“识典古籍”平台的古籍,线装书局捐赠“域外汉籍”数据库。此外,还有文澜阁《四库全书》全部数字化成果,《202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

  回望历史,我国文化典籍保藏传统悠久绵长,历朝历代始终把版本保藏放在文脉传承的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到汉代的天禄阁,从唐朝的弘文馆到宋代的崇文院,从明朝的文渊阁到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绵亘不绝,虽然名称各异,但守护中华典籍版本的初心始终如一。

  文脉悠悠,一眼千年,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在风雅延绵中让更多人看见悠久而绚烂的文化中国。

  版本背后是沉甸甸的文化责任

  与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同日举办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文瀚聚珍——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入藏精品版本展”在汇文厅正式开展。

  在现场可以看到,本次展览遴选各方捐赠的部分精品版本共170余种(件),分为“公藏单位入藏的精品实物版本”“社会各界捐赠的精品实物版本”“各方捐赠的精品数字版本”三部分,包括古籍善本、书法绘画、手稿手迹、邮票钱币、金融证券、工艺品以及文献数据库等。

  展品中的《西楼苏帖》,大有来历。《西楼苏帖》是宋人汪应辰搜集的苏轼书法集帖拓本,收纳了苏轼的行书、草书、楷书诗文、信札等。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十八岁就考取进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的江西人汪应辰,当时正在四川制置使、成都知府任上,他抱着“勒之金石、传之久远”的决心,将在四川眉山苏轼老家附近广泛搜罗的苏轼书法真迹三十卷刻于成都府治西楼的石头上,并拓了下来。

  《西楼苏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很多人都知道宋代文与可擅长画竹,苏轼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西楼苏帖》中就有《与可画竹赞帖》:“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画者乎?悲夫!”

  陆游曾得到这部拓本,爱不释手,从中精选出十卷,随时带在身边,并命名为“东坡书髓”。陆游在《渭南文集》中说:“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京师,脱败甚,乃再装辑之”。

  今天我们在中国国家版本馆看到的这部《西楼苏帖》,既承载着苏轼的精神风骨,也记录着汪应辰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流淌着陆游的款款心曲……

  重点展品还有宁夏回族自治区调拨的西夏文雕版残片、天津市调拨的南北朝时期《佛门问答十二论》《公是集》《大明一统志》,等等。

  《公是集》是北宋学者刘敞撰写的诗文别集,该本是清乾隆时期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所抄写,作为文渊阁《四库全书》誊清时所依据的底本,展出的内容为《天台山记》。这里的天台山指的是河南的天中山,高度仅有3.6米,刘禹锡登天中山后有感而发,写出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展出的《大明一统志》,是明朝的内府刻本,是当时我国最为全面和详细的全国地理总志,蕴含着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信息,凝固着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深沉印迹。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介绍,一统志是记载全国性的总志,是古代朝廷组织编纂、审定认可并发行的地理类志书。它取材于各地上报的舆图和方志,集四方之志于一志,是一个时期内官方记载的地理文献,为后世学者研究历史地理沿革的重要工具书。

  呈现在观众眼前的页面是《泉州府》的部分内容,在“彭(澎)湖屿”条目下,有唐宪宗元和年间状元施肩吾写的一首七绝:“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施肩吾是大陆人开发澎湖列岛的先驱,这首诗描述了1100多年前,施肩吾晚年率领族人渡海避乱,到澎湖列岛定居时所见的场景。

  保藏版本旨在保存文明的多样性

  举办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和“文瀚聚珍——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入藏精品版本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的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在展览现场,中国国家版本馆工作人员着重向记者介绍,浙江省古典文献研究会会长金亮从2022年至2023年,向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古籍、书画8部(件)、清代至民国雕版287块、《毛泽东选集》102种328册,还有屏风24件、越南圣旨68件、宗教版画99件等。尤其是金亮捐赠的西夏中后期汉文活字印本,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实物之一,填补了国内无早期汉文活字印本实物的空白,也为中国活字印刷发明及传播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举办这次展览,主旨之一就是以版本之名致敬捐赠者,让我们一起投身中华版本事业,护佑好中华文化种子基因,担负起中华民族文脉传承使命。

  作为一座新时代国家文化殿堂,中国国家版本馆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故事。

  保藏版本,就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般,旨在保存文明的多样性。在版本学专家、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看来:“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这一站位是空前的,过去的收藏机构没有这样的站位。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成,说明我国对文化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建设的文化传世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中国国家版本馆始终坚守文化传承发展使命,聚焦版本收藏主业,广泛征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版本资源。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中国国家版本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致力于收藏保护中华文明典籍资料,构建丰富权威的国家版本资源总库,打造享誉中外的国家版本文化殿堂,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化。

  鲁壁阐秘,石渠留英;兰台既立,文献足征。盛世兴藏,中国版本事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珍贵版本资源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和智慧,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理想追求,让我们有幸一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华章。

  编辑: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