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拯救老屋
2020-08-31 10:53:00  来源:检察日报

  老屋其实不老,它只有三十几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父母盖的一座砖瓦结构的水泥房。

  在农村,盖房子是一件大事,而我的父母年纪轻轻,已经第二次盖房了,真的很不容易。我家的这幢房子依山而建,门口是一条村民们上山干活的必经之路,路边长着一棵大樟树,像一把大伞为过往路人遮阴纳凉。父母盖的这幢房子是两层楼,外墙用青砖砌成,二楼的阳台做了条形水泥栏杆,家里的木门装的是弹子锁,这一切在当时看上去是那么新潮,难怪村里人都叫这幢新房为“洋房”。

  我家的“洋房”不仅冬暖夏凉,而且整洁明亮。也许水泥房密封性能好,每到大冬天,只要一进房门一股暖气便扑面而来,整个人感觉暖烘烘的。而夏天,因为洋房的窗户比传统泥房大,风可以从窗外肆意地吹进来,因此格外凉爽。

  记忆里,村民们每次去田间地头干活,途经我家门口,总会在大樟树下小憩一会,或进来喝口水,顺便参观参观我家的房子。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十来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此时,与村里其他新盖的楼房相比,我家的这幢“老楼”自然逊色多了。不过没关系,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还是喜欢这幢房子,虽然不怎么新,但是能和父母住在一起,这种其乐融融的环境是任何其他物质所不能比拟的。

  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母亲因一场疾病走了。从此,房子少了打理它的主人,后来父亲索性搬到了城里居住,房子日渐萧条:房顶漏水,青砖上长了绿苔,木门褪色掉漆,桌子上积满灰尘,房间角落里挂着横七竖八的蜘蛛网,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到房子“变老”了。“再不翻修老屋,老屋就要倒了。”这是我第一次从父亲的嘴里听到他管自家的这幢房子为“老屋”。

  拯救老屋行动开始,首先我们为老屋换上琉璃瓦,解决房屋漏水的问题,接着把房间的内墙粉刷一遍,除却墙面的霉味、污迹,然后处置了一批被白蚁侵蚀的家具,永绝蚁患……为了以后偶尔能回家住住,父亲在房子里还添置了煤气灶,装上淋浴房,换上抽水马桶等。

  本以为此次行动后,老屋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安然无恙。可是就在前两年,屋后的山体出现滑坡,就这样,老屋被列为地质灾害点,面临着被废弃或被拆除的命运。我站在老屋前,看着被风雨侵蚀得斑驳的墙体,抚摸着生锈的铁锁,想着才三十几岁的老屋却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也许老屋真的老了,但它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美好生活,承载着我童年时光的难忘光阴,在我的心灵深处,它始终如影随形。可是老屋一旦不在,我连个回忆的地方都没有了。对于我而言,拯救老屋,其实是在拯救我美好的回忆。老屋啊,我该拿什么来拯救你?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仲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