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由合作走向统一 ——读《森林帝国》
2020-01-15 14:40: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三联书店

  《森林帝国》是阎崇年在85岁高龄完成的一部原创性史学著作。本书开篇便提出一个历史问题“赫图阿拉之问”——清朝的起点在赫图阿拉,所谓“赫图阿拉之问”即清朝之问——“满族是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民族,军队也不过十万人,怎么会打败约有一万万人口、一百多万军队的明朝呢?建立清朝并巩固其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全书以森林文化的统合作经线,以时间和空间的演变与交合作纬线,按照森林文化统合、演进的轨迹,依据森林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碰撞、统合的历史,进行历史与逻辑的阐述,探索满洲-清朝发展的历史与演进,并在结语作出三个方面“赫图阿拉之答”——文化初合,取得政权;文化统合,巩固政权;文化裂分,失去政权。历史表明,中华文明之博大,在于其文化多元;中华文明之绵延,在于其文化统合。所以,“森林帝国”的历史启示:一个国家崛兴和强盛的基本经验是:以文化之“统合”,求国家之“统一”。

  作者认为,满洲实现了女真内部的统合,又完成了东北森林文化的统合,继以森林文化为枢纽,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大统合,建立了后金-大清朝。这是清朝兴起、统一、鼎盛和延祚的文化根因。

  书中还对“文化”与“统合”两个关键词进行了细致回答。统而合之,合则大,合则强,合则兴,合则安。这应是森林帝国从赫图阿拉走向辽河,走进山海关,走入中原,最后走向统合全中华的历史逻辑。作者认为,中华文明史上产生过的农耕帝国、草原帝国和森林帝国三种形态,其共同特征是以某一文化形态为纽带,实现文化的多元一统。

  关于文化统合,作者认为从森林文化走出来的满洲统治集团,善于利用政治、文化、宗教等政策,逐渐统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使得各种文化类型既能和而不同、各自得到发展,又能够互通有无、促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最终汇聚成为中华文明,各文化类型的族群最终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统。

  全书以森林文化为主线,在叙说肃慎至满洲历史演进过程中,时时处处指出森林文化的表现、作用以及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从而写出三千年森林文化族群发展简史。作者试图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认为文化统合就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作者认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于两个字——“合”与“一”,实现中华文化多元统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

  书中提出的森林文化的“统合”具有三种内涵:一是文化观念上的“合”,就是合的理念、合的思维;二是治理政事的手段,即为一种治术;三是智慧形成的力量,运用到政治上,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论说森林文化形态中,他还特别关注森林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差异,强调“古代东北地域不是牧区、游牧经济、草原文化,而是林区、渔猎经济、森林文化。森林文化自远古发育,绵延不绝,发展不断,为后来森林帝国做出历史积淀”。

  作者认为森林文化的族群居民有着注重协作的性格特征,因为“狩猎一般是围猎,从四面八方围堵捕获猎物,必须协同合作”。他进一步比较农耕、草原、高原、海洋、森林五种文化形态的劳作方法,虽然都是以“户”为单位的个体经济,但森林文化的生产者不同于其他民众,他们狩猎中的“围猎”,也叫“合围”,特点是“合”。后金、清朝的八旗组织源于“围猎”。“合”是森林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森林文化的部民重“合”,就是注重统合。

  书中对森林文化的内涵、森林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等都做出了颇有建树的阐释。

  本书着重探讨的森林文化,孕育了满州-通古斯语族诸民族,造就了渤海、金朝、清朝等政权,而清朝更是充分利用森林文化,统合其他文化,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作者称之为“森林帝国”。(杨海龙)

  编辑:魏铮